works 02 (2017-2019)

2019 大黑熊音樂祭 DAIKUMA|整體視覺統籌

DAIKUMA-KV_橫式1.jpg
01-拱門.JPG
02-大舞台-1.JPG
05-info-1.JPG
02-大舞台-2.jpg
03-小舞台-5.jpg
08-入口視覺.JPG
04-森林大道-1.jpg
 

2019

大黑熊音樂祭 DAIKUMA

整體視覺統籌


  • 活動日期|2019/10/9 (三)-2019/10/11 (五)
  • 活動地點|中華民國休閒農牧場/台中市外埔區二崁路700號
  • 購票請洽|KKTIX 及全家 FamiPort機台
  • 主辦單位|顏社 KAO!INC. x 黑熊部落 KUMA TRIBE
  • 協辦單位|格式設計展策
 
 

「現場性」是一件相當迷人的事,在策展的涵構內,面對現場是基本功,拉到音樂祭的層面,除了自身需要投入在大量陽光曝曬的戶外進場之外,將整體視覺設定投放到自然環境中的過程,更需倚靠各方團隊的眾多實戰經驗來做出判定,包含對場域尺度的掌握度、工序安排的節奏、手繪道具圖樣的校色、整體氛圍調性的拿捏等。

使用非一次性輸出材料是黑熊部落貫徹的原則,為體現重複利用的手作感注入場域,前期調查各種單位型材料(棧板、布料、板材、竹竿)精準丈量劃分、大面積上色繪製、拼湊組合、鎖牢每一組件,反覆確認施作時凝視的微小局部,最後拉出距離觀看,也必須掌握木紋、油漆、布幔質地本身保有的魅力。

格式思考著將策展思維如何投射到戶外場域,TimeTable與指標落點擺放、舞台布幔垂掛的長度與密度,油漆色號設定與噴漆字的閱讀尺度,所有現場性的微動與調整都是為了將觀看體驗與音樂祭結構更緊密結合。

主視覺的精神象徵熊頭山化身鎮守入口的棧板牌樓;鮮豔旗幟與樹蔭光點彼此呼應搖曳;日月雲朵穿梭森林大道,舞台頂端向下漫開的大布幔從遠處就可感受舞台的不同性格,而功能性的售票口與官方販售攤位,則像極了線上遊戲的NPC據點。在主視覺色系分支下,場域中每個單位也因應擔任不同功能而有了色彩延展,除了方便查找,更讓場域的色彩規劃能有更完整的呈現。回顧五天31度曝曬作業,各部件從圖面躍出徒手組合,因地制宜的調整溝通,說是辦一場的戶外音樂祭,更像是親手構築了一座DAIKUMA村。

2019 大黑熊音樂祭 DAIKUMA|品牌識別設計

01-poster-1.jpg
02-露營證.JPG
02-手環-1.jpg
03-識別證AAA.JPG
03-毛巾-1.JPG
08-BeatTape-5.JPG
04-T-shirt-2.jpg
06-布章-1.jpg
06-布章-2.jpg
 

2019

大黑熊音樂祭 DAIKUMA

品牌識別設計


  • 活動日期|2019/10/9 (三)-2019/10/11 (五)
  • 活動地點|中華民國休閒農牧場/台中市外埔區二崁路700號
  • 購票請洽|KKTIX 及全家 FamiPort機台
  • 主辦單位|顏社 KAO!INC. x 黑熊部落 KUMA TRIBE
  • 協辦單位|格式設計展策
 
 

踏進名為大黑熊的村落即是村民,在大熊頭山的庇護下日夜搖擺,音樂聽得chill hi hi配一口啤酒song wild wild

黑熊.gif

邁入六屆的露營音樂祭【黑熊部落 KUMA TRIBE】與嘻哈廠牌【顏社 KAOINC】首度聯手主辦【大黑熊音樂祭 DAIKUMA 2019】 格式設計擔綱視覺統籌的角色,重新建構大黑熊DAIKUMA的識別系統,也將活動視覺定調為保有黑熊部落的Wild,同時融入顏社的Chill,創造出Chill感十足的黑熊村民各具搖擺姿態,在大熊頭山下一處秘境舉辦村落慶典的熱鬧景象。

柔軟的線條穿梭整體視覺,勾勒自然景色、黑熊的詼諧神態,注入了鮮豔大面的撞色,延伸色系大至場域小至衣著、手環,運用最原始適切的材質,貫穿在每一視覺層面,呈現飽滿的戶外露營風景。

2018 Fika Fika White Night 料理白夜|活動策劃執行

準備工作與空景-46.jpg
準備工作與空景-45.jpg
準備工作與空景2-05.jpg
準備工作與空景2-03.jpg
Fika烘焙工廠-01.jpg
 

2018

Fika Fika White Night 料理白夜

活動策劃執行


  • 白夜計劃統籌|Fika Fika Cafe
  • 策劃執行|格式設計展策
  • 文字|何曼莊
  • 攝影|陳敏佳
 
 
Creating a flavor database for fine dining.

北歐的夏夜裡,躲在地平線後的太陽持續為夜晚提供照明,人們能夠從事戶外活動直到夜半,補足前一年寒冬流失的活力與創意。FIKA 是瑞典文,意思是「一起喝咖啡的休憩時間」,北歐的咖啡文化是FIKA FIKA 精神的原點,也是James得到世界烘焙雙料冠軍的福地;不止如此,近十年來,講求純粹直白、活用當季食材的新北歐料理,也一次次在米其林評鑑摘星,刷新了世界頂級美食地圖。

在這個充滿活力的白夜裡,FIKA FIKA Coffee Lab備妥一整年研發的咖啡風味資料庫,靜待星級主廚川手寬康(Florilège Tokyo)、林泉(MUME Taipei)齊心合力,變幻出一道道白夜中的驚喜光芒,照耀著我們共享美好時光的餐桌,也點亮了台灣Fine Dining的國際能見度。

合照-15.jpg

一張張印有FIKA FIKA X Florilège X MUME logo的象牙白色菜單,各用一枚花色獨特的花蓮大理石鎮定位在晚餐桌上,菜單上沒有菜名,僅列出食材,令人充滿想像,小品幾道展現「打破平價高價食材界線」的企圖心 :

第一道主菜鮮魚是台日聯手的成果,川手主廚將帝王石斑包在左手香與文旦葉裡燒,林泉主廚則配上了綠(芥藍葉、綠山當歸)、白(石斑魚骨粉末、海瓜子)兩色醬汁,送進嘴裡之後,日曬哥倫比亞豆製成「咖啡豬油」香氣跑進鼻腔,這道柔和滑順的料理,配上了味道最纖細的Geisha,裝在The Wild Child Florist設計的藝妓捧花杯中,後段優雅的酸味,呼應著魚的鮮美。

淺焙冷燻的吉利馬札羅裝在冰鎮試管中,上桌後才倒入香檳杯,這款技術爆量的咖啡燻咖啡、帶出了第二道主菜,以為是乳鴿燉飯,不是,主廚說,請把燉飯當醬汁,燉到水乳交融的米粒,正好完美包覆著乳鴿酥皮。

法式餐桌上,咖啡總是跟隨著甜點最後一個出現,而現在,我們把咖啡往前推到第一位,並一路伴隨著味覺的演化、嗅覺的甦醒,一層一層地幫助味蕾剝開食材的更深處。

料理白夜為證,咖啡不但有無限可能,咖啡還為兩位米其林星級主廚林泉(MUME Taipei) 以及川手寬康(Florilége Tokyo)開啟了一座前所未見的美食風味資料庫,從液體到固體、再到氣體,從豆磨成粉、再把葉烘成茶,溶於油之後、再從火裡重生;這一次,「餐」與「飲」終於相遇,創作力全開的川手主廚,也由不得讚嘆:「這樣的味道,是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