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s 02 (2017-2019)

2018 臺灣文博會 / 文化概念展區|身體視文化 BODY IMAGING|整體策展規劃

視文化-06.jpg
視文化-09.jpg
視文化-13.jpg
視文化-08.jpg
視文化-10.jpg
 

2018

臺灣文博會 / 文化概念展區
身體視文化 BODY IMAGING

整體策展規劃


  • 主辦單位|文化部
  • 執行單位|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 華山文化概念館策展人|王耀邦
  • 華山文化概念館展覽策劃執行・文博主視覺設計統籌|格式設計展策

  • 參展人|王耀邦
  • 協同策展人|方序中
  • 參展人|3cm、Jay 彭冠傑、Sydney Sie、Tim Wu、Zen Yun Zon、李君慈、陳青琳、黃家賢、廖俊裕(依筆劃排序)
  • 多媒體合作夥伴|台灣三星電子
  • 山岳裝備協力|Patagonia
  • 合作夥伴|鳳嬌催化室
  • 特別感謝|山山印刷

  • 山岳技術攀登顧問|米亞桑戶外中心

  • 合歡攀登計畫嚮導|魏泰域、張國威
  • 動態影像製作團隊|莊騰傑、章弘毅、張廣

  • 展務營運|翁熒熒

  • 行銷暨公關統籌|胡蘭玉
  • 展覽企劃執行、文案、展策編輯|楊偉成、陳婕寧、劉力菁
  • 整體視覺統籌|莊皓、方智弘
  • 空間設計、展場工務統籌|張哲惟、彭一揚
  • 空間執行協力|孫施翔、 謝姍螢
  • 展場攝影紀錄|汪德範
  • 展覽執行協力|陳逸柔、林宜、范至忻、鄒昀達、楊順志、楊和唐
  • 展場文案翻譯|王品軒、史帝芬、李冠楨、麥譽耀、張文蒨、黃川容、黃雯郁、張韞
 
 

Body Imaging|身體視文化
身體 / 視覺 / 創造力|前進一座山,用身體設計

視覺語言是這個世代的溝通重點,展區透過文字與圖像所組成的視覺,由設計師將「身體感受」轉化為海報圖面。海報設計猶如社會上的共通語言,在我們迎接未知之前,它就是提供想像的重要風向球。此企劃將邀集平面設計師、攝影師、藝術家,以具體的身體經驗切入設計,聚焦出文博會年度主題的思想性視覺。並挑戰傳統的海報觀看方式,凝聚空間尺度藉以提升專注性,傳遞本次主題Body Knowledge的重要意涵,也傳遞創意之於社會的美好想像。

 

誠實的面對每個動作,每個施與受,都是最重要的過程。

以為最熟悉的,卻是最陌生。
從小到大,無時無刻都與自己的身體產生關係,但目的性卻讓這份關係變得薄弱。
試著把自己的雷達啟動,感受做滿,體會到點到位,每處的細胞將會重新活化,享受著這樣的互相撞擊。
最後完全的展開,回到最初的狀態,你會發現,這些痕跡與記憶將會留著,提醒著這段美好關係。

- 方序中/究方社JOEFANG STUDIO負責人


 

因為空曠過,所以描述擁擠。(至少是個好看的構圖)

回想整個登山過程,可能因為平常保持運動習慣,並不至於感覺勞動。印象深刻的反而不是合歡北峰本身,而是路途上不斷搶進視線的黑色奇萊,背對陽光山雪未融,加上剛硬的陵線,讓它充滿神秘莊嚴的魅力,每當抬起頭,很難不注視。

有多久沒有望向遠方了呢?

從小練習技擊,在意的與反射動作,總是應用在手腳可及的攻擊範圍,或許也因為這樣的身體慣性,創作上的源頭理所當然地從身體可及範圍——街頭開始思考。我想我不是百分之百的適合大自然,但看著遠方,好像更加認識自己一些。

- 小子/設計師


 

朝聖者 • 苦行者 • 殉道者

因為這次的登山計畫,讓我重新踏上久違的台灣山林。

那天,獨自走在山徑上,再度經驗了自然的力量,風吹動樹葉、蟲的鳴叫、被擴大的呼吸與心跳聲、雙腳持續的痛楚、流不停的汗水、始終沒乾過的底層衣⋯⋯當時的我不由地想問,到底是怎樣的狀態,人會離開舒適享受的物質城市,把自己擺到氣候不穩定且嚴峻的高山上?這種非理性的「苦行」行為,並不符合現代物質社會裡被讚揚與推崇的投資報酬思維。

但也發現這些經驗,與藝術設計、音樂創作、運動競賽的歷程如此雷同,創作過程不就像一種自我的苦行過程,多重交錯的身心靈煎熬與衝撞不會停止,直到作品完成的那一道曙光來臨。這次創作,為標記自己久違的攀登與再度感受自然的真義,嘗試離開電腦和軟體,使用最原始手工、非理性的文字拼貼手法,把文字搓揉、撕裂、剪開,再加以拼合、黏貼,表現三種對自身肉體自願式的加諸痛苦,只為完成精神上的追尋與實現。

- 黃家賢/洋蔥設計合夥人


 

載具與載體間發生的流動與自然地複製連結

把「山」看成一個載體本身不產生位移的傳送帶,傳送你遠離,信箱郵件、adobe。
經過它的皺褶,無意的創造出新且微小的痕跡。它帶給你的,你帶給它的。
身體與它感知另類解釋是相同的,長相邏輯一致,存在邏輯ㄧ致,對等的、無意的、美的,你看見你身體帶來的皺褶、脫落,而你經過它帶給它重複相似的消耗,眼前帶不走的,身體會幫你留下。無意間的建立了一種關係。

- 李君慈/平面設計師


 

「見自己、見天地、再回眺自己。」

生活的行進不僅僅是生存,浸泡在喧囂的感官使生命真實的渴望被隔絕,因此我們無法如前人那般聆聽時間潮汐、山河歲月的更迭,然而那些並未消失過,除卻科技時代賦予我們的填充,他們潛藏在肌膚底下、流竄在血管之中,等待肉體底層意識與靈魂的脈動同步。

- 陳青琳/深度設計創辦人、藝術創作者


 

給山的訊號。向外在探索,往內在前行。

1977年,由Nasa發射的航海家⼀號(Voyager 1)帶著人類想傳遞給宇宙的訊息出發,消失在⿊漆真空。距今已超過40年,它仍保持飛行並發出訊號,尋找一絲回應的可能。超出常理的距離所創造的未知,帶來的孤獨與無助感夾雜著⼀些浪漫(來⾃於任何想像)

我想此次登山亦同,我們的身體和意識在這探險途中不斷向量體超巨大的山發出各種信息,試圖達成交流。但同一時間,這些訊號也投向自我內在宇宙,期待能有⼀些來自未知的回應。

這些給山的訊號,看似向外在探索,實則往內在前行。

- 彭冠傑/平面設計師


 

攻頂是種使命感,過程像裂縫般孤獨

對於大自然總是保有著敬畏尊崇,不論是山或是海,那種神祕令人嚮往,甚至還隱藏著遇難的風險。因為這樣,往往進入大自然時總帶著少許的冒險精神,這次又背負著展覽的主軸,讓行程多了使命感。登山是一項自我的運動,一路只能靠著自己的體能往目標前進,無論是呼吸心跳或步伐震動,身體上各種的肌肉發力,是如此的清晰,當下感官變得特別敏銳,也沒想到對於自身的軀體是如此陌生,亦不曾這麼細微的去感受軀體。

- 林永政/藝術家、攝影師,創作主要媒材為平面攝影


 

當我的腳累得不像是我的腳了,那會是誰的?

這次登山花了很多心力調整身體來配合每個路段的變化,體會到比平常更多身體之於精神、之於環境產生的反應。人要超越自身所不能及的限制,勢必要通過積極意識來驅動身體,但這種超越直覺的精神反而與肉身分隔成不同的主體,需要越強的意志來驅動的行為則界線越疏遠,主體越模糊,哪個才算是自我?當我的腳累得不像是我的腳了,那會是誰的?

- Sydney Sie/以設計、攝影、動畫呈現創作的創作者
- Zen Yun Zon/跨界創作者,擅長多媒體整合的設計師